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3121.“没有向我主人放弃真理”表示来自那流入之爱的仁爱的流注。这从“真理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真理”(中文圣经或译为信实、诚实等)是指仁爱。严格来说,“真理”与“信”所表相同;在希伯来语,信就是由类似的词来表达的;因此,在旧约圣言中被称为“真理”(中文圣经或译为信实、诚实等)的,在新约圣言中有时被称为“信”。这也是为何在前文(1577, 1809, 1824, 2173, 2435, 2619, 2975节),真理经常被称为信之真理,良善被称为爱之良善。然而,信在内义上正是指仁爱,这从前面多处的阐述和说明可以看出来,如:信若不通过爱就不存在(30-38节);信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仁的地方(654, 724, 1162, 1176, 2261节);信是仁之信(1608, 2049, 2116, 2343, 2349, 2417节);构成教会的,是仁,而不是与仁分离之信(809, 916, 1798, 1799, 1834, 1844, 2190, 2228, 2442节)。由此明显可知,真理或信在内义上和仁是一样的。事实上,一切信都来自仁;凡不来自仁的信都不是信。或也可说,一切真理在内义上都是良善,因为一切真理都来自良善,凡不来自良善的真理都不是真理;事实上,真理无非是良善的形式(3049节);它的出生不是来自其它源头,它的生命也不是来自其它源头,都只来自良善。
4320.唯独从主而来的生命在每个人身上都看似在他自己里面,这由于主对全人类的爱或仁慈。也就是说,祂的旨意就是使祂自己的东西成为每个人自己的,并将永恒的幸福赐给每个人。众所周知,爱将它自己的东西赋予别人,因为它在对方里面显现自己,将使自己呈现在他里面。那么神性之爱的情形又会如何呢?恶人也接受出自主的生命,这种接受如同世上的物体;所有物体都从太阳接受光,并由此接受色彩;只是每种物体对它们的接受都取决于该物体所取的形式。吸收并扭曲这光的物体显出黑色或丑陋的颜色,然而它们是从太阳之光获得其黑色和丑陋。恶人当中出自主的光或生命也是如此;但这生命并不是生命,而是所谓的属灵死亡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